在8月13日的专访中,福建男篮的状元杨曦皓分享了他从大学到职业队的心路历程。他谈到了校园模式与职业队之间的明显差异,着重阐述了他在适应过程中的感受。
当被问到许多大学生球员进入职业队后需要从以进攻为主转变为以防守为重心,杨曦皓表示自己对此适应得较为顺利。从大学后期开始,他就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角色,逐渐放弃依赖个人进攻、更多地关注团队合作及防守技能。在选秀之前,他甚至请来了体能师和投篮教练,专门针对力量和防守技术进行强化训练。在CBA初期,尽管角色转变带来了压力,但看到队友们为团队拼搏的精神激励着他,使他愿意承担更艰苦的防守任务。
杨曦皓谈到,他在北京上学期间,曾在四川金强进行短暂训练,这段经历对于他提升技术和力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四川队训练的强度让他印象深刻,每天都要面对激烈的对抗赛和专项力量训练,无论是一对一的防守练习还是快速反击的模拟,虽然严酷,但他的身体对抗能力和比赛经验都有了显著提升。
谈及初入CBA的感受,他表示职业队的模式与预期相差不大,但细节上更显专业。大学期间虽然也有严格的训练安排,但职业队的训练内容、方式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对战术的要求与调整,磨练得更加细致,体能训练也更为精准,甚至有专人负责康复和健康管理。然而,最令他感受到压力的还是竞争。职业队内每个位置都有实力强劲的球员,随时需保持最佳状态,否则将面临被替代的风险。
最后,杨曦皓总结道,与校园生活相比,他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更长的训练时间和更激烈的竞争。在校园球队中,队员有限,关系相对融洽。而职业队年轻球员和老将并存,各自都有明确目标,老队员们不时额外加练,或者在训练中对肌肉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氛围无形之中令他不敢懈怠。此外,职业联赛的比赛节奏也快得多,战术变化频繁,要求球员具备更迅速的反应能力。